石家庄19岁学生制火车站模型 微博点击量超5万 网友:还以为是现场照太逼真(2)
准备充分试验中改进
为制作好站台景观,贾天旗前期做了不少准备,首先是实地考察,凡是能看到的景观,全部拍摄下来作为参考。这是一个比较细致的活,比如他根据站台上一块地砖的长度,测算出站台距离。根据顶棚弧度角、抛物线测算顶棚弯曲的程度,包括顶棚支架的形状、站房高度等等他都要力求最标准的形状或数据,甚至于站台地砖的颜色、站台上有什么提示牌,提示牌上写了什么内容,都要进行还原。一句话,凡是现实中有的,他的模型尽量达到完整复制。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,为了能够进入站台考察,他买了张去正定机场的车票,回来时尽量拖延一会再出站,为的就是多看,多拍照。
实地考察之后,他又在网上查询与火车站、火车有关的参数,甚至还找出相关规划设计图。在不断查询与累积的过程中,制作方案也在他头脑中不断清晰成型。
再之后就是动手制作过程,贾天旗介绍,制作的材料都是在网上购买的,像铁轨、火车则是现成的东西。他需要做的就是PVC等材料,制作出相应的零件。
说起来容易其实过程并不简单。举个例子,比如制作站台顶棚,如何让顶棚弯曲的弧度达到统一,贾天旗反复试验之后,用发热板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再比如他制作顶棚下的支架,在最后达到熟练期的时候,制作一块支架也要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。
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6点,除去吃饭、休息之外,贾天旗将时间都用在了模型制作上。最终约1.8米长的4组火车站站台,按照1:87的比例,在他的手上成型。
“实地考察用了50多个小时,思考时间大约是100个小时,制作时间是200多个小时,大约一共用了400个小时的时间。”
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
贾天旗其实从小时候就喜欢手工制作。在他的笔记本里,还保存着曾经用纸制作的狙击步枪、用筷子做的小板凳等等照片。上高中时,他发现老师讲课用的粉笔,在手中的痕迹不易洗掉,于是动手做了一个粉笔夹,让粉笔搁置于筒中,解决了这一问题。他坦陈说制作这些东西,过程其实特别好玩,只不过在做完之后,有时会感觉出枯燥。他说,平时制作这些东西,可能会耽误一些学习时间,不过他认为学习更多讲究的是效率。
贾天旗目前具备了一个理工男典型的一些气质:能坐得住、喜欢钻研自学一些软件,他下一步打算自学一些3D打印技术,用这一技术打印人物立体模型。但是他最向往的还是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领域。
不过你千万不要以为理工男只会钻研数字和技术,“其实我还喜欢骑行和旅游,有动有静才能丰富认知开阔眼界。”他笑着说。
上一篇:央视G20宣传片走红网络 央视为G20也使了洪荒之力 看完热血沸腾了
下一篇:加油后新车打不着火 车主质疑劣质油 是燃油出问题损坏了发动机还是?